Skip to content

《阿伦森自传:一部传奇大师传记》

作者:[美]艾略特·阿伦森

【文摘】

前言 成就可能的自我

记忆并不是一位完美的历史学家,它倾向于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叙述历史。

社会心理学,一门研究环境、代际群体、文化、理念以及政策方针如何浸淫个体并影响其行动的学科

第1章 不被看好的笨小子 童年时期的自我觉知

自我服务的偏见 Self-Serving Bias

将失败和不好的事情归因于外部环境,将成功和好的事情归因于自己,如个人的性格及特质。

社会比较理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当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时,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社会比较又分为上行的社会比较和下行的社会比较。前者是指将自己与某种能力或特点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后者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

第2章 一次难得的自我肯定 我是谁

自我合理化 Self-Justification

人们为维护自尊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每个人都有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需要,当人们做出负面的行为时,往往会为其行为寻找理由,确保能够从正面看待自己。

第3章 投入心理学的怀抱 自我实现的渴望

自我实现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最初持有的某种错误的期望引发某些行为,最终使期望变成现实的现象。例如人们相信某银行即将倒闭,纷纷排队提款,于是他们错误的直觉便创造出银行倒闭的事实。

偏见 Prejudice

对特定团体的人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严格来讲,偏见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但社会心理学家通常用它解释对别人的负面态度。

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自尊被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这是人们充分发挥潜力的动力。

第4章 毕生都想从事的事业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Motive

一种对获得显著成就、掌握技能或迅速达到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愿意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并且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追求的目标上。

第5章 发现天赋的实验之旅 无处不在的失调

角色 Role

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例如作为一名教师或父亲应该达到的一系列要求。角色理论认为,社会生活就像一部舞台剧,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为她,我开启新的一天:暖暖的牛奶,簇新的尿片,陪她撒野陪她玩;她天真烂漫,咿咿呀呀,冲我唱起最美的歌;而我正忙着笨手笨脚地换尿片。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由于持有两个或多个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以及因为做了一件与自己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

社会影响 Social Influence

人们影响他人的各种方式,包括因他人的观点、行动,或仅仅只是他人在场而导致的态度、信念、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社会酬赏 Social Rewards

诸如表扬、积极的关注、实在的报酬、荣誉和感激之心等,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好处。

人如果经历千辛万苦才赢得某物,就会更加珍视它。

第6章 哈佛园中硕果累累 难以改变的自我认知

从众 Conformity

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从众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作顺从(内心并不认同),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从众行为叫作接纳。

有关自我的信仰是人们所持有的最重要的认知,于是当我们的行为或态度与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最痛苦的心理失调,因此最有可能引发行为的改变。而且,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中心性使人们抗拒改变自我概念。因此我这样来表述自我一致:心理失调的存在,促使我们通过改变态度和随后的行为来维持我们的自我概念。

孩子们之所以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因为某个大人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进行了自我说服,认定这一行为是不好的。

自我说服 Self-Persuasion

说服自己接受某种信念,是自我合理化造成的一种长期的态度改变。自我说服比直接的说服更具有持久性,因为自我说服在个体内部发生,而不是源于外部的劝诱或压力。

服从Obedience

处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的权力较低者听从权力较高者的命令,例如权威会强迫公众服从。

第7章 永失至亲,偶得密友 为什么人们会彼此喜欢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和麦金力设计的一种人格测试,被广泛运用于犯罪调查、职业选择等多个领域。

第二十一章 第8章 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 种族偏见可以消除吗

歧视 Discrimination

仅仅因为一个人是某个团体的成员,就对其做出不公正的、负面的或有害的行为。歧视行为往往源于偏见,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制度上的歧视,即使在没有偏见意图的时候也如此。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将某个群体概括化,即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因为新信息的出现而发生改变。

心团体 Encounter Groups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些性质相似的组织称为“会心团体”,其特点是,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促进个人成长,帮助个人了解自我、增强自信。“会心”意为“心与心的沟通”。

【公众号】

读书·《阿伦森自传:一部传奇大师传记》

最后更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